赵庆平同志贯彻产业扶贫电视电话会议讲话
信息来源: 高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6-06-06
赵庆平同志
在贯彻落实全省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6月6日)
同志们:
前期,在各县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脱贫攻坚战开局良好,运转健康,各项工作特别是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平台建设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扶持谁”的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这也是全国、全省的一个基本工作节奏。下一步的重点,就是“怎么扶”的问题,这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必须抓紧抓实,关系全年脱贫攻坚的成败。精准施策,产业是载体,项目是抓手。刚才,我们一起收看了全省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赵润田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发改、财政、农业等7个省直单位的负责同志围绕推进产业扶贫作了具体安排,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下面,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形势,就贯彻落实好全国、全省会议精神,推进我市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强调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把产业精准扶贫放在脱贫攻坚的突出位置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既是贫困群众依靠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长期增收的主要途径,也是利用扶贫政策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好机遇。大家深刻认识到,救济式扶贫“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挖不断“穷根”,而产业扶贫的核心是以产业发展为载体,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从我们滨州来讲,特色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多年来成功探索了特色产业带动扶贫的路子,许多贫困群众通过发展冬枣、鸭梨、苗木、蔬菜、食用菌、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种养业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道路。据统计,在2015年全市7.5万脱贫的贫困人口中,通过产业脱贫的达到近5万人,这充分证明了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随着贫困发生的新情况、新特点,有些地方在特色产业扶贫上缺技术、缺资金、方法不对路,带动脱贫成效不明显。还有些地方,由于工作措施不精准、项目设置不科学,以致于部分产业扶贫项目发挥作用不大,带动增收能力不强。近期,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政策措施等方面对产业精准扶贫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这个《意见》含金量很高,操作性很强,对我们利用特色资源开展产业扶贫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二、突出精准对接,加大产业发展力度
从前期我市开展的“大调研大走访”精准识别回头看,共识别贫困人口8.9万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有劳动能力者全就业,有创业项目者全支持”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精准对接产业项目,真正使其在产业发展中受益,达到长期脱贫致富的目的,力争通过产业扶贫实现5万人脱贫。
(一)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筑牢贫困群众增收基础。特色产业是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和收入的重要渠道,我市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的黄河以北地区,特色农业优势十分明显。近年的扶贫开发,推动了冬枣大棚保鲜库建设、畜牧现代化养殖、蔬菜食用菌标准设施种植、现代渔光和农光互补模式,要认真总结推广这些成功的经验,用足用活扶贫政策和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抓准特色,提升档次,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提高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带动群众增收。一要努力扩大产业扶贫规模,尽可能多地使贫困群众通过特色林果、蔬菜、食用菌、畜牧水产养殖等设施化产业化发展增加收入。二要借助我市现有的2个国家级农业现代示范区、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提升产业扶贫项目科技含量。三要发挥黄河三角洲优越的生态条件,围绕沿黄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产业扶贫生态水平。四要抢抓农村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机遇,优化结构,打造品牌,提升产业扶贫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和增收效益。
(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光伏发电三大新兴产业,增加贫困群众增收途径。要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做好摸底调查、方案制定、项目编制、政策服务等工作,争取更多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落户滨州,带动贫困村整体脱贫。要借鉴博兴县“淘宝村”和沾化区冬枣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功模式与经验,针对各自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找准电商业务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尽快扶持建立一批电商扶贫示范基地,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光伏发电比较适合农村,我市现已有许多好经验、好模式,各县区要抓紧搞好规划设计,利用好国家补贴政策,扶持贫困户在屋顶、院落、大棚等设施上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家庭收入。
(三)鼓励股份合作方式开展产业扶贫,创新贫困群众增收模式。要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以财政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个人股金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大型农机具购置等途径,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持股分红协议,保底分红,负盈不负亏。对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采取以农村集体闲置土地和经营性资产等资源作股,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等方式,把农村集体等资源和经营性资产作股量化到村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贫困人口,真正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个转变,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使贫困户通过股权收益脱贫。
(四)大力开展“企业扶贫行动”,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为充分发挥我市骨干企业规模大、用工多、实力强的优势,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企业扶贫行动”。目的就是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脱贫攻坚主力军作用,在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和支持公益事业的同时,利用企业人才、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挖掘农村土地、劳动力、农产品等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帮助贫困村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各级扶贫办、财政、金融部门要落实扶贫政策,支持企业抢抓“转调改”机遇,鼓励企业在贫困村建立原料基地,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选择新的增长点。我市农产品龙头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带动作用强,要充分发挥这些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带动作用,把扶持基地、龙头企业、贫困户捆绑起来,鼓励支持产业项目,建立龙头企业与贫困户联系密切、长期受益的帮扶机制,实现企业发展和产业扶贫的共赢。
(五)用好用活政策,加大金融扶贫力度。金融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省财政厅和省扶贫办已出台的《2016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有生产经营项目、有信贷需求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以及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增收的各类经营主体。目前,中央、省、市的专项产业扶贫资金已全部切块下达到县区,市、县扶贫办也正在与各大金融机构对接,研究制定具体的推进办法。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性,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入产业扶贫。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全面了解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扶贫贷款需求,做好贫困群众与各类产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精准对接,签订长期受益的帮扶协议,扎实推进小额扶贫信贷工作。今年市财政加大了金融扶贫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的支持力度,各县区要统筹各类扶贫资金,加大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金筹措力度,积极向金融机构争取政策支持。各级金融部门要把扶贫作为政治任务,摆正利益与责任的关系,围绕推进扶贫、老百姓脱贫,落实好上级金融扶贫政策,创新金融产品。要切实落实好扶贫再贷款政策,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涉农部门和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对接,加快实施“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加大对产业扶贫的金融支持,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通过金融扶贫政策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三、强化措施,狠抓扶贫项目建设与管理
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带动贫困户产业增收的载体。2015年,全市共实施478个扶贫产业发展项目,主要集中在畜牧、水产养殖、冬枣改良、蔬菜大棚、苗木繁育、农田节水灌溉、农机具购置、农副产品加工、光伏等产业,实现了项目收益精准对接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强了项目村的产业发展基础,提高了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在提高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从近期督查情况来看,在扶贫项目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项目进展速度慢。各县区的项目进度不均衡,有的县区已经全部完成,并开始组织验收,而有的县区仍有近40%的项目未实施,个别县区甚至2014年的项目还未完工,这严重影响了全市项目的进度。二是项目质量不高。有的县区没有将项目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孤立的就项目论项目。从传统的种殖项目来看,真正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的项目少,有的县区简单地以项目之名发放生产资料,占比接近40%,没有与当地的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实施精准对接,达不到贫困户长期受益稳定脱贫的目的。三是项目后续管理存有漏洞。从2015年的项目编制方案上看,绝大部分项目仅体现了建设和收益分配,并没有建立起项目的后续管理机制。特别是项目建设形成的资产,没有相应的资产登记管理制度,没有明晰产权主体,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扶持带动作用不明显,不能确保贫困群众在项目资产中得到长期受益。四是资金拨付速度慢。2015年,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8037万元,现已报账7000多万元,尚有近1000余万元未报账。2016年中央及省市专项扶贫资金已于3月底下拨到县区,但绝大多数资金仍然滞留在财政国库账户上。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已经严重贻误了战机。2016年项目实施进度不平衡,有的已经实施完毕,绝大多数贫困村还未完成方案的编制。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上不够重视,还停留在过去粗放式的扶贫理念上,没有把脱贫攻坚提升到统领全局工作的高度,缺少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攻城拔寨的紧迫感。导致思路打不开,境界上不来,碰到问题没思路、没办法,面对困难“等靠要”。近期,省督查考核组将来我市就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半年考核,考核对象集中在县区和乡村,扶贫项目将是重中之重。
为此,各县区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当前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以项目建设推进产业扶贫。一是抓进度促完工。现在已经进入6月份,全年时间即将过半,而2015年仍有58个项目还没有完工,甚至还有10个项目还没有开工建设。3月31日,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要求2015年度扶贫项目必须在今年4月底前完工;5月13日,全市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议上秦书记明确要求6月底必须完工。这是硬性要求,完不成的要实行挂“黄牌”进行督办。二是抓验收促总结。各级扶贫办要严格按照要求对完工项目进行组织验收,并在验收中发现好的典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认真做好总结。要紧盯考核要求和督查中发现的不足,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对照指标要求,查漏补缺,确保项目建设有始有终,真正发挥效益。对不按方案和扶贫政策建设的项目,要坚决督促整改到位。三要抓编制促持续。对2016年度扶贫项目,各县区要根据省市对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抓紧落实,根据每一个贫困户、每一个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拉出单子、列出明细,明确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来源、帮扶责任人、建设时限,确保项目效益,真正把贫困群众纳入产业链条,让贫困群众在扶贫项目中获得收入。要坚持市场导向,用好本地特色产业资源,把扶贫事业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做好特色产业扶贫。
四、加强协作,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
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产业多。当前,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况且今年5个县区要全部脱贫。各级各部门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助推脱贫攻坚进程。要重视产业项目建设,科学谋划,以建档立卡贫困户能否在产业扶贫中获益作为落脚点,按照各自分工,各司其职,形成产业扶贫强大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领导责任,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落实。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做好监管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贫困群众在产业扶贫中脱贫致富。要强化督导考核,建立健全督查通报制度,以考核督导促进工作开展,倒逼工作落实。各级扶贫部门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扶贫、发展改革、财政、审计,以及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产业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对落实工作不力或完不成任务的,要及时提报党委、政府,给予相应处理。
同志们,产业扶贫工作事关脱贫攻坚成败大局,从中央到省都高度重视,各县区、各部门务必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