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全面铺开的关键时期,我们在高新区召开这次现场会,主要就是学习交流各地开展精准扶贫的经验做法,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总结经验,为全面完成全市今年乃至明年脱贫任务做好准备。
刚才,我们在博兴县看了京博公司的扶贫做法,也参观了高新区三个扶贫现场。这次现场会,确实在3月8日阳信现场会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提高。阳信现场会比全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开的早,因为那时张书记正好在北京开两会,我们就先行开了个现场会。那次现场会主要是在精准识别、大走访、大调研这个阶段,我们去阳信县学习经验,之后在全市铺开,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也参观了光伏企业的典型做法,以及其他几个点。观摩的几个点,主要是企业扶贫的经验做法。同时,还有如何运用扶贫政策,运用好扶持资金。新上的扶贫项目,除了京博公司以外,高新区的几个点,主要就是怎么样用好用活扶贫的专项资金来发展扶贫产业,做好扶贫项目,进一步搞好扶贫工作,给我的启发很大。第一,高新区思想高度统一。从党工委到办事处到村里,都把扶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一场硬仗,主要领导亲自抓,作用非常明显。而且组织体系健全,乡镇党委书记、镇长说起扶贫工作来如数家珍,头头是道,对扶贫工作、对贫困村贫困户、对扶贫项目,了如指掌,胸中有数,确实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扶贫攻坚上,这一点难能可贵。如果我们全市所有的乡镇、街道、社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指日可待。第二,高新区扶贫基础工作扎实。刚才大家看到的档案,499户贫困户每一户都有贫困日志,每一户都有扶贫档案,每一户都有贫困户联系卡,从区级领导到科级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员到普通党员,279人帮扶联系499户贫困户。我觉得这个作用非常明显,不仅能随时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扶贫。越是贫困户,对外联系就越少,信息渠道也少,在村里低人一等,有一种自卑感。我们常说“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在闹市无人问”,这也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情况。如果我们都能像高新区这样,让每个贫困户都有国家干部、共产党员来联系,那么从精神上对贫困户的扶持将远远大于从物质上的帮助,使他更有信心,充满希望,更坚定他战胜困难的决心。这个做法非常具有创新性,非常重要,非常关键。大家不要小看这张联系卡,前期我们到贫困户家里走访,有的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抓着我们的手非常激动,对党和政府非常感激,这也说明我们平时去的少。各县区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借鉴高新区的做法。第三,高新区扶贫产业项目选的准、见效好。有些项目,比如光伏“1+N”项目成了全省首创,其他的一些项目也是为扶贫量身定做。包括愉悦家纺的岗位扶贫、代加工点,以及大棚、养殖等,都是高效的利用扶贫资金建设扶贫项目。这也是这次开会的一个重点,就是在精准识别之后,怎么样用好国家扶贫政策、扶贫资金来发展扶贫产业项目,来搞项目扶贫,我们各个县区也都在探索,都在努力,大家要学习高新区的经验。今天的现场会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很丰富、很宝贵、很鲜活的经验。希望各县区、各部门、各企业,都很好的学习研究。要结合各自实际,把别人创造的经验为我所用,能够再创新、再发展、再提升,这样就能把全市的扶贫工作保质保量高效完成。
下面,就做好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我讲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肯定前期工作,坚定必胜信心
一是充实壮大了队伍。市县乡都调整充实了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双首长”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为党委内设机构,强化了领导力量,加大了领导力度,确保了各级扶贫办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工作运转。目前,全市扶贫队伍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办公设备已全部到位,全市专职扶贫人员达到613人,其中,市级29人,县区级123人,乡镇级461人。
二是完善了运行机制。各级党政分管领导和扶贫工作人员,干中学、学中干,学习政策、摸索路子、研究方法、探索规律,很快进入了角色。从工作推进方式上看,各级加强调查研究,摸索工作规律,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工作运转流程逐步成型。各成员单位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在政策协调、工作衔接上积极配合,形成了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是摸清了脱贫“家底”。各县区普遍开展了“大调研大走访”精准识别回头看活动,并结合全国扶贫信息平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村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对全市农户进行了大摸底,底气也足了。
四是建立了“大数据”平台。按照张书记提出的“挂图作战”的要求,市扶贫办委托专业公司研发了全市扶贫开发综合信息系统。刚才高新区也进行了演示,这个系统在全省是首创,深圳市的平台也借鉴了我市的做法,这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探索、创新。下一步,要运用好这个平台,及时汇总信息,及时录入信息,及时总结经验,不但要建得好,关键要管得好、用得好,使大数据平台确实发挥出应有作用。
五是探索了“怎么扶”路径。在工作方案的顶层设计上,市里制定了《分工方案》,各成员单位都编制了专项扶贫方案,形成了“1+N”个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在扶贫专项资金安排上,中央财政805万元、省财政1.1亿元、市财政5500万元专项资金全部切块下拨,各县区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达到7105万元。同时,各部门对20项、2.755亿元市级涉农资金按照不低于20%的要求进行了统筹整合,集中用于扶贫开发。在扶贫项目的实施上,各县区不断加大推进力度,2015年度全市478个扶贫项目已完工352个,完成投资8799万元。2016年度产业扶贫项目进入谋划编制阶段,市里正在起草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各县区要确保把资金用好、把项目建好。
二、坚持问题导向,抓好当前工作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上热下凉”的问题。从工作推进和督导情况看,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层层递减的现象。高新区不仅是区里重视、街道重视,包括村里都有精准扶贫指挥部,上下非常一致,他们提出的口号是“认识要统一,不做第二做第一”。也就是说从上到下,热度不能层层递减。但从掌握的情况看,其他县区存在热度层层递减的现象,“上面抓的紧,下面抓的松”、“号召的力度大,推进的办法少”,直接影响了工作进展。二是对“精准”的把握问题。中央提出了六个精准的顶层设计,第一个就是扶贫对象要精准。前期,围绕脱贫退出和贫困人口识别问题,上级三令五申要精准细致,各级费了那么大力气去抓,而有些乡镇、村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和退出工作,引不起足够重视,工作不够细致。有的档案管理不规范,有的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和新识别人口录入程序不严,甚至有的在审计部门审计中仍出现了家有吃财政饭的户纳入的问题。在精准施策上,有些干部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大水漫灌”的过去式,政策资金来了,大水漫灌下去,只图工作省事,实效很差。这个问题目前还是比较普遍的,一方面认识还上升不到这个层次,另一方面对精准扶贫的要求吃不透,对新的形势掌握不准,没有措施,没有办法,仍然是老习惯、老思维,这是不行的。在扶贫项目资金安排和执行上,缺乏深入细致的工作和深思熟虑的计划设计,只想一放了之,又怕放出去违背政策,导致2015年的有些项目资金还在账上,发挥不出效益。三是扶贫方法的创新问题。有的同志思想局限于过去的扶贫理念,就扶贫抓扶贫,对扶贫政策机械理解,思路打不开,境界上不来,有的碰到问题没思路、没办法,一筹莫展;有的面对困难“等靠要”,缺乏与上级主动对接的意识。我通过蹲点了解到,有的乡镇,书记、镇长还对扶贫政策,尤其是金融方面的政策还吃不透,把握不准,这也说明我们在工作的宣传上、培训上还有差距。比如一个贫困人口可以申请5万元钱贷款,政府贴息3%,这是很大的优惠。我发现有的乡镇书记还不了解这个政策,更别说村书记和企业了。所以说,为什么我们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就是内部算账。具体做扶贫工作的人员熟悉政策,甚至都能背出来,但是离开了扶贫系统,其他人可能不知道。政策的作用怎么能发挥效益,扶贫大数据平台一定要放到社会的大层面去,把政策真正宣传好,才能够执行好。四是扶贫项目落实还比较慢。对去年项目方案制定、论证编制等工作,有的县区研究论证不充分,项目编制方案质量不高;有的找不准路子、找不着项目,拖拖拉拉,进度不快。目前,2015年产业扶贫项目全市仍有8.7%的贫困村没有开工建设,18.6%的村虽然开工但没有完工。有些项目资金量虽然不大,是前期撒芝麻盐留下的后遗症,但是项目数量不少,影响了全市的项目进度,等等。对这些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级各部门都要对号入座,认真反思,认真改进。各级党政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更加重视,真抓实管,靠前指挥,挺在前面,切实在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推进工作。
对于当前工作,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
一要抓好大数据扶贫平台的运用和政策对接。首先,要把建档立卡工作做扎实。目前,国家扶贫信息系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录入工作已经结束,前几天又对信息数据进行了清洗,审计部门也介入了审计。可以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录入工作经过了一次次“过筛子”,扶持谁的问题应该比较精准了。按上级要求,下一步建档立卡工作要转入“逢举报便检查、遇问题就校对”阶段。将来中央将通过“第三方”对封库的建档立卡人口进行抽查检查,出了问题从严追责。所以,请大家还要继续保持高度重视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确保信息准确、不错不漏,动态管理、能进能出。上级检查要走村到户、要看档案。现在就要有随时应查的准备,按照一户一人一档的要求,像高新区这样,把建档立卡这项最基础的工作做好。同时,把工作不细不实的问题及时纠正,不要给自己埋下定时炸弹。第二,要搞好平台数据分析和政策对接。国家平台关闭后,我们自己的平台已将把国家平台数据整体嫁接过来了,并增加一些动态管理的新内容。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建设成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布贫困对象帮扶需求,发布各级帮扶方案和相关政策信息,搞好扶贫、脱贫供需对接。要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影像资料的收集力度,尽快上传到信息平台,把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动态、项目进展、脱贫进程等信息资料及时详实地录入平台,把贫困人口的状态、需求、脱贫变化情况和资金、项目、技术、政策、帮扶部门、责任人等资源要素整合聚集在平台,真正实现大数据分析、信息化管理、直观显示、挂图作战,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总“指挥台”和“中军帐”。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对贫困对象的确定和帮扶利益的兑现,可能会出现一些上访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因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简单、政策落实不到位或群众误解、攀比可能引发的事件和舆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有效应对。
二要抓好专项扶贫项目建设和管理。刚才我讲的存在的问题,就是下一步工作改进的方向。对2015年所有扶贫项目,已完工的抓好管理和效益,没完工和没开工的,必须6月底前完工。这是硬性要求,完不成要追责。对2016年度扶贫项目,市里近期将出台编制专项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各级要按照要求抓紧推进,根据每一个贫困户、每一个贫困人口脱贫需要,科学确定帮扶项目,拉出单子、列出明细,明确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来源、帮扶责任人、建设时限等,确保项目效益,真正把贫困群众纳入产业链条,让贫困群众在扶贫项目中获得收入。要坚持市场导向,用好本地特色产业资源,把扶贫事业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做好特色产业扶贫。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光伏发电三大新型产业项目,要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搞好统筹协调,做好方案制定、项目编制、政策服务等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落户滨州。
三要抓好金融扶贫政策的落实。目前,中央和省都加快了金融扶贫的推进力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扶贫优惠政策,含金量很高。近期省里还要组织金融扶贫现场会,研究部署全省的金融扶贫工作。我市有的县区也开始破题。惠民已落实800万元富民生产贷,争取了1.3亿元的扶贫再贷款额度;阳信争取了8千多万元的扶贫再贷款额度,其他县区有些工作还有潜力可挖。下一步,各级要着眼于精准脱贫,认真研究金融政策,政银企村紧密结合,运用好金融资金这块资源,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去年我市有440万元的金融扶贫资金没有用,今年省又安排了830万元金融扶贫资金,今年省级资金可有127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和担保;市财政安排的5500万元,县区本级安排的7000多万元,都可切除部分用于贷款贴息和担保。如果按10-15倍的比率撬动金融资金支持扶贫,就会有10多亿的金融资金可用。这个资金量是非常大的,我们常说“四两拨千斤”,怎么拨,怎么发挥作用,关键要用好上级政策。当前,要重点研究好、落实好小额扶贫信贷政策,这是专门为贫困户量身定做的特惠金融政策产品,扶持对象、扶持标准、操作程序、审核要求都有明确规定,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对接和协调,把小额扶贫贷款政策用足用好。扶贫再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专门为脱贫攻坚设立的一项新政策,贷款利率低、年限长、可展期。各级各企业要抓住这个机会,在操作层面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足用好这项政策。最近,省里设立了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基金、公益事业扶贫基金、小额贷款扶贫担保基金,这三项扶贫基金含金量都很高,大家要认真研究风险补偿、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等政银担合作机制,探索用好三项基金的模式方法,争取更多的资金流向脱贫攻坚战线。
三、坚持因地制宜,做好企业扶贫工作
滨州虽然底子薄、发展慢,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也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某些工作也进入了先进行列。特别是滨州大企业多,百亿以上的企业有15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也有将近1400家,特别是我们有魏桥,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200多位。我们还有京博集团、西王集团、滨化集团、中海沥青等很多在省内有影响、知名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滨州发展。光一个魏桥,15万人的企业,职工大部分都是农村人口,每个家庭有一个就业的,就可以带动一家整体脱贫,还有好多是一家两口、一家几口都在魏桥工作。张士平董事长当选2015年度中国十大经济人物,颁奖词中主要介绍的不是他的企业是世界500强,也不是他家族的财产有多少,而是他带动了老百姓致富,带动了普通人致富,这个评价非常高。15万人,这些人还有亲戚、家属,在社会上的影响远远不止15万人。大企业是优势,也是下一步滨州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我们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一个主要因素。基于这样的考虑,会上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企业扶贫行动”的意见》(讨论稿),希望在座的各级各部门,包括企业、街道的领导同志能够看一看,提提意见和建议。
怎样使企业扶贫成为滨州的一个特色、一个亮点、一个品牌。第一,企业要有政治意识,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就像刚才京博集团、泰裕麦业两个企业负责人发言说的那样。企业家的企业,是政府的企业,是社会的企业,是职工的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农村、农民的支持、支援,很多企业家包括机关干部,都是农村出身,都是农民的孩子,说实话那时候的状况比现在的贫困户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一旦企业做大做强做好以后,作为企业家,就要有一种政治意识,因为扶贫攻坚是党中央提出来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经常讲要树立“四种意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号召看齐,积极投身到扶贫攻坚中来,积极增强大局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就是企业家应有的看齐意识。这种社会担当反过来也会给企业发展赢得良好声誉,争取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事实上,我们滨州的企业家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有的企业家自己掏腰包,还不是用公司的钱,是用自己的个人所得为父老乡亲办实事、办好事、送温暖。有的企业主动承担扶贫任务,像愉悦家纺,在高新区设了60多个加工点,真正把岗位把车间送到农村,把车间建在村里,把岗位送到农民家里。像这样的企业不胜枚举,这些企业确实做了很大贡献。这里为什么还要讲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在新形势下落实中央的决定、部署。在用两年时间打好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情况下,企业家要有更大的责任、更大的担当,作出更大的贡献,拿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扶贫上。
第二,企业要有机遇意识,把做好扶贫工作和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在扶贫工作中,有很多政策,在新形势下,企业怎么发展,往哪里发展,这都考验企业家的智慧。我们讲三去一补一降,推进供给侧改革。怎么落实好供给侧改革,企业将怎么做?是继续高耗能、粗放发展、盲目扩大投资、盲目增加产值产能,还是选择其他方向,找准突破口?这个需要我们的企业认真考虑。组织部组织的“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启航十三五”培训班上,专家教授就用很鲜活的例子讲到,好的产业就是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创新型产业。与其硬上传统产业,不如转向农村,转向脱贫、扶贫上来,转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发展一二三产相融合的项目上来。很多有智慧的企业家已经在往这方面转型。比如京博集团就建立了高效生态农业物流公司,滨化集团也专门成立了滨化传媒公司,运作了秦皇河公园、徽派建筑、学校等项目,就是做旅游、教育等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扶贫工作有这样的金融扶持政策,有这么大的空间,这对企业怎样应对经济下行,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机遇。企业要抓住机遇,用好政策,转向农村,转向贫困村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创造新的产业。
第三,党政机关要增强全局意识,做好统筹工作。要把扶贫工作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中,纳入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纳入到加快农业生产体系中,纳入到加快新农村建设中。既要结合好扶贫资金、扶贫政策、扶贫项目,也要与企业转型、农业生产体系建立结合起来,做好促进派,因为没有政府的促进、推动,难度很大。特别是企业跨河发展问题,我市大企业大多在邹平、博兴,而贫困村、贫困户大多在黄河以北。前段时间,市扶贫办也做了个调研,了解到企业在本地发展问题不大,跨县区发展有难度。这就是各级党政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到农村发展新产业,到其他县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各级各部门要真正为企业、贫困户做好桥梁和纽带,积极创造环境,落实好各项政策,以借助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扶贫攻坚。同样的事,交给机关和企业去办,肯定是企业意识更超前、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这一点不容置疑,党政机关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就足够了。所以,在扶贫中实现农村工作、农业工作乃至城乡发展格局变化,不仅要完成脱贫任务,而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生态滨州、北国江南,实现滨州品牌定位,加速定位的实现,扶贫工作就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机遇。没有机遇、没有机构、没有队伍、没有政策,也不可能有扶贫措施。党政部门,尤其是领导,要站在统筹社会发展大局的角度把握扶贫工作,切实抓好落实。
总之,这次现场推进会也是为下一步全面落实企业扶贫工作吹响了号角,会上还签订了责任状,希望大家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市委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多措并举,多出亮点,创造性的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为打出各个县区的特色、亮点奠定坚实基础。